新闻1+1丨抗旱护丰收,如何迎“烤”验?

分享到:

新闻1+1丨抗旱护丰收,如何迎“烤”验?

2025-08-06 06:56: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今年主汛期很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旱涝并存。河南、安徽、山东、湖北等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相关旱情。旱情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今年的秋粮生产,接下来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应对举措尽量减少旱情影响?《新闻1+1》连线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魏国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室主任钟钰,了解当前情况下,抗旱护丰收,如何迎“烤”验?

  河南旱情如何?哪些地方最严重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 魏国强:从河南全省范围来看,当前旱情可以说是2000年以来最严重的年份,豫东豫南是这一轮的重点干旱区域。

  由于7月份以来,极端温度高、持续时间长、过程雨量小,驻马店、周口等地地下水位出现下降,以当前旱情较为严重的驻马店为例,驻马店秋作物的播种面积在1400万亩以上,当前缺墒的面积达到300万亩,占比20%,出现受旱的面积达到163万亩,占比超过10%。

  旱情对于秋粮的生产预估会产生多大影响?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 魏国强:当前河南的玉米正处于抽雄吐丝到灌浆结实期,花生正处于下针期,这个时期也正是秋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蓄水量较大的时期,长时期遇到干旱,会对花生、玉米的产量造成一定影响。面对当前比较严重的旱情,我们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作用,全省已累计浇灌1.32亿亩次,很多地方至少已经浇了三到四遍,河南周口的一位种粮大户,从玉米播种到现在已经浇了八遍,有效遏制了旱情影响,我们有信心打赢抗旱保秋这场攻坚战。

  秋粮灌溉,目前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 魏国强:应对当前旱情重点,我们的着力点主要在四个方面,就是有水、有钱、有人、有机制。

  在有水方面,重点是通过调水,从大中型水库调水,然后就是打应急井。

  在有钱上,河南省财政拿出了2.6亿元资金,抗旱较重的市县也多方筹措财政资金,对抗旱保秋进行补贴。

  在有人上,我们重点调动县乡村党员干部力量,组织基层广大农技人员投入抗旱浇灌一线,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抗旱保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举个例子,我们驻马店驿城区一位村支书带领群众,利用五天五夜疏通沟渠近2000米,引水浇灌了3000亩地。

  在机制上,我们农业、水利、财政、电力等部门统筹合作,群策群力,共同做好资金保障、水源保障、供电保障和油品保障。

  针对旱情,补水的难点在哪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室主任 钟钰:我们在湖南汉寿县了解到两个情况,一是县里一个水库,一般常年存水量在700万立方,但近年来存水量不断降低,今年只有200万立方。另一个,我听农民讲,以前打井的时候在三四十米差不多就能打到水,现在要不断地往下扎,差不多要七八十米才能打到水,这也是我们观念上要从原来的防汛到防汛抗旱并重。

  近些年我们高标准农田每年都建设,田间沟渠灌溉基本上做得很不错。但是,在大的农田水利引水设施方面和我们农业的需求还不够匹配,有一些灌溉设施是20世纪修的,有一些功能上不完善,农民反映引水成本高,难度大,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继续攻坚的,引水设施、灌溉设施要不断地完善。

  影响秋粮产量的因素有哪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室主任 钟钰:影响秋粮的因素还是比较多的,近些年,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增强,科技装备、农业机械化程度在提高,强农惠农政策制度完善,总的来说,我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增强。但极端或者说是不正常的天气越来越多,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我们下一步未来应对的重点还是这种极端的天气。

  未来的这种极端天气,像旱涝、台风、气温变化、寒露、霜降等,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

  如何监测和补偿受灾农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室主任 钟钰:一方面,天气会变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天气,在作物环节及时补种、改种。

  另一方面,去年国家在全国推行完全成本保险和经营作物保险,切实落实这些保障政策,最大程度来弥补种粮农户受到的损失,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田博群】

【编辑:葛成】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经济新闻精选:

换一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